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自然保护地与风景园林管理 > 野生动植物保护

强化管理 科技支撑—引领四川朱鹮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13 02:39    来源:市林业园林局 刘庆大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朱鹮是我国I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也是世界濒危鸟类保护的旗舰物种。据史料记载,四川省是朱鹮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历史分布区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林草局在“历史分布区重建和复壮朱鹮的野生种群”的战略部署,四川省朱鹮野生种群重建工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16年10月正式启动,从河南董寨、浙江德清和陕西楼观台引进50只(25对)朱鹮种源,在峨眉山市建立了四川省第一个,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朱鹮人工迁地保护种群。5年来,在强化管理与科技合作交流,依托科技支撑的基本策略下,四川朱鹮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引进种源注重种群遗传多样性。按照国家林草局的指示分别从河南董寨、浙江德清、陕西楼观台引进朱鹮种源共50只,以避免种源来源单一,并严格参照谱系以及浙江大学有关朱鹮免疫基因的研究成果挑选种源个体,尽可能增加种源群体遗传多样性,从种源上奠定四川朱鹮种群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

注重技术团队建设和开放性科研平台的搭建。在朱鹮引入四川之前,峨眉山朱鹮繁育基地即组建了由1名博士、2名硕士、4名大学本科毕业生构成的7人技术团队。在加强基地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科研水平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挥峨眉山朱鹮繁育基地的平台作用,先后有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院校依托基地科研平台开展朱鹮保护生物学研究,解决了孵化期胚胎死亡率高、人工采精难等问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为四川朱鹮种群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强化种群管理,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和朱鹮基本福利的保障。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种群谱系档案,指导繁育计划和种源交流方案的制定。重视环境和食物丰容,全力救治伤病个体,首次引入3D打印技术重塑朱鹮断喙,充分保障朱鹮的基本福利。同时,种群发展注重多点位布局以增加种群的抗风险能力。四川朱鹮保护工作开展5年间,在峨眉山基地的基础上,又成功创建了沐川基地和乐山绿心公园基地,避免种群过于集中因自然灾害或疾病使种群遭受毁灭性打击。在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统筹规划下,3个朱鹮繁育基地根据自身优势分别确定了今后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峨眉山基地依托自身成熟的技术体系以储备优质种源、提供技术服务为主;沐川基地基于所处地理位置优良的生态环境,重点开展野化培训和野外放归工作;绿心公园基地位于乐山市区,来往游客众多,将着重打造朱鹮科普研学中心,以朱鹮为主体开展动物保护科普宣传,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同时开展朱鹮认养活动让普通民众有机会参与到朱鹮保护工作中来。

加强学习交流,注重对外技术服务。四川峨眉山基地常年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朱鹮基地保持密切交流,多次邀请业内资深专家驻地指导,充分学习现有的技术方法和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快速搭建新的技术及种群管理体系。近年,随着相关技术管理体系的日渐成熟以及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峨眉山基地本着“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共同推进朱鹮保护工作发展的理念,先后为秦皇岛、牡丹江提供朱鹮饲养管理等技术服务,帮助对方成功开展朱鹮迁地保护工作。

截止目前,四川省境内朱鹮总数已超过200只,四川已成为朱鹮保护的新阵地,境内朱鹮野化培训和野外放归等工作已排上日程正在有序推进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