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森林防火与生物防治

新川南有限公司强化“打笋期”防火举措 守护林区 “绿色家底”

发布时间:2025-04-08 09:39    来源:新川南林业有限公司浏览量统计:
打印 分享到 :

近日,峨边彝族自治县召开2025年春季采笋期笋山管理工作会,全面安排部署笋山管理工作。新川南林业有限公司积极响应会议要求,依托“预警监测、联防联控、应急实战”三维一体立体防护体系,多管齐下,全力筑牢林区打笋期森林防灭火安全网。​

一是预警监测,提升火情洞察精度。在打笋人员大规模进山前,公司借助无人机对打笋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巡查,精准标注高火险区域,于打笋区域增设临时监测点,安排经验丰富的巡护人员对打笋区域进行轮班巡查,一旦捕捉到异常行为或疑似火情,第一时间发出预警。​

同时,深化与县气象部门的合作,为打笋区域量身定制精细化气象服务。依据气温、湿度、风力等气象要素,提前发布火险预警信息,并通过短信、微信工作群、林区流动广播车等多元化渠道,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打笋人员,引导其做好相应防护措施。

二是联防联控,压实各方防火责任。打笋期间,在各林场现有检查站的基础上,于打笋人员主要通行道路增设临时检查站。值班人员严格遵循“七步工作法”,对进入林区的打笋人员和车辆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火种并做好信息登记。与打笋人员所属村落搭建联动机制,督促其组织打笋人员参与森林防灭火知识培训,签订防火承诺书,切实落实管理责任。​

加大宣传力度,在打笋人员集中居住区域、进出林区要道张贴防火命令,悬挂警示标语。安排流动宣传车深入打笋区域,循环播放森林防灭火知识与典型案例,提升打笋人员的防火意识。此外,积极配合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影响森林防火的违法行为。​

三是应急实战,提升火灾应对效能。结合打笋区域的地形和人员分布特点,修订并完善应急预案,制定契合实际的应急处置流程。打笋期间,提前将部分扑火队伍和装备部署至重点区域,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定期组织打笋人员和护林队伍开展联合应急演练,模拟打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火灾场景,提升双方的协同应对能力。​

持续对灭火装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装备完好可用。一旦发生火情,各部门依照应急预案迅速响应,扑火队伍迅速赶赴现场,运用先进的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泵等装备开展扑救,做到“打早、打小、打了”,最大程度降低火灾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下一条: